0416_母親節

選擇分類

0415_龍顏fun書獎

焦點議題

 

選書推薦

出版情報

不想過於顯眼,只想當低調的100分之1

不想過於顯眼,只想當低調的100分之1

請想像一下,在偌大的校園中,如果你進入了一間相當寬敞的教室,看到大學生們會是怎麼就座呢?很多人想像的或許是兩位好友坐在一起,不熟的同學間會隔著一個座位坐,有些人不想直接進入教授的視線範圍,就會選擇雖然偏前面,但是極端兩側的位置。那麼,現今大學生真正典型的座位分布是如何呢?答案是:即使會坐得很擠,全部的人都還是擠在教室最後面幾排。 為什麼學生們會偏好這樣的座位分布方式呢?因為這對他們來說就是最適合的位置。那麼,這又是什麼樣的心理狀態呢?本書作者曾在多所大學擔任教職及客座教授,以他在多處開課的經驗,歸納出時下年輕人的複雜心理,並將其定調為「好孩子症候群」。 在大學課堂上,沒有人想被點到或是舉手發問,然而如果教授使用匿名方式讓大家提問,就會踴躍許多;就算要排隊排很久,也不願意到空攤子前面買東西,顯得自己與眾不同;履歷是千篇一律的複製品,最想做的工作是最穩定的公務員;不想競爭但想活用自己的能力,不想多賺錢所以也不想加班……時代已經從打罵教育變成稱讚教育,再變成「請不要在大家面前稱讚我」。但要改變的並不是他們,而是大人們創造的這個世界。唯有多了解這些「好孩子」們,才能達到彼此真正的理解。

他們生長在最安全的年代,卻是心理安全感低落的世代

他們生長在最安全的年代,卻是心理安全感低落的世代

很多時候,父母會覺得莫名其妙。明明孩子前一刻還好好的,下一刻就跟朋友因為芝麻大的小事情翻臉了。就算你試著問孩子發生什麼事情,孩子也不見得說得清楚。 在理解孩子的情緒之前,我們不妨回想自己小學或國中的時候,在那個網路還不普及的年代,每天放學之後的行程可能是去補習班或才藝班,回到家之後洗澡、吃飯、寫功課、看電視、發呆,直到就寢。 一天的生活差不多就是這樣單調,因為每一個行程之間是獨立的,這種物理上的疆界與獨立性,某種程度劃分出人際互動的界線。在這種界線當中,能夠保護我們有限的注意力,並且豐盈心理的餘裕,讓你在不同的空間,可以把心力放在眼前的事情,同時也能有心理的餘裕來消化白天的人際衝突或是各種情緒垃圾。 那麼今天的孩子呢? 我們可以做個想像:孩子在學校跟朋友發生摩擦,回到家後,心裡還是感到很不是滋味,總感覺同學應該有跟其他朋友在網路上說些什麼。接下來幾天,這個孩子會不自覺會刻意去看同學的IG,想看看他有沒有在上面寫什麼跟這件事有關的東西。但令他詫異的是,同學不知道什麼時候把自己封鎖了,而且還私下創了一個LINE 社群,把身邊幾個好朋友全部都加了進去,除了自己之外。 這時候,孩子會開始不斷胡思亂想,擔心身邊的好友會不會受到流言影響、擔心會不會有人在背後說壞話、擔心如果好友被他拉攏過去,那自己還有哪些朋友可以靠?儘管人不在學校、不在補習班,此刻正在家裡吃著晚餐,但孩子的思緒,仍舊停留在同學和相關的事情上,心理很難真正的安頓或平靜下來。 從上面的例子中,你會發現,現今孩子的人際關係,在現實中發生,並在網路中延續。青少年輔導專家陳品皓心理師將這群「過度暴露」於網路下成長的孩子稱為「過曝世代」。 過曝世代孩子有幾個特徵,在看似心理脆弱的背後,實則是容易受到情緒困擾、注意力普遍不集中、思緒碎片化、抽象思維、思考內容與深度普遍性低落、對於評價存在一種超乎同齡層的在乎與恐懼、缺乏目標感而呈現動機低落的狀態。在這些現象的綜合表現下,呈現出一種心理成熟度延遲的整體世代現象。 此外,品皓心理師也在長年輔導與服務過程觀察到,孩子問題的類型在這十年間已從早年外顯行為,轉變成人際退縮、網路沉迷、學習低落等。他進一步指出,這很可能是「青春期矛盾本質」與「網路社群環境」加乘後,所產生的巨大心理失落。 「網路原生、界線失序、餘裕失去」構成過曝世代主要的心理主軸,當人際關係從現實延伸到社群平台延伸互動,將加劇青少年的人際擔憂,並成為情緒風暴的導火線。社群世界裡的同儕評價,也導致孩子在還沒長出對自己的正向認同前,就已經生活在一個充滿評價與關注的世界。而「自我認同」卻是青春期階段最重要的心理發展任務。 「一個青少年的心理狀態好不好,會影響到他下半輩子的人生;而青春期的心理狀態好不好,就決定在他的自我認同長得好不好。」 當孩子整天黏在網路上、為人際關係患得患失、對自我表現懷疑、將「我就爛」、「想躺平」掛在嘴上……本書為父母梳理青少年的心理特性,理解過曝世代的挫折與壓力,為提供父母教養方向,陪伴青少年邁向自我認同整合路途,擁抱真實的幸福與價值感,回歸到這些現象背後更核心的本質: 身而為人,他的處境、想望和渴求,以及他需要藉以安身立命的依歸。

心情愉悅,自然高效

心情愉悅,自然高效

你會怎麼選?是忍受痛苦再成功,還是過得開心卻平庸? 事實上,這是一個人人都可能不小心掉入的二選一陷阱題。 《高效原力:用愉悅心態激發生產力,做更多重要的事》作者阿里.阿布達爾也不例外。雖然他是劍橋醫學院學霸,以第一名之姿畢業,但是當他成為新手醫生之後,曾經引以為傲的高效方法卻通通失靈,每天事情忙不完,只能疲於奔命。 儘管他告訴自己再忍耐一下、再努力一些,總會苦盡甘來,情況卻遲遲沒有好轉。就在走投無路之際,他重新檢視各類生產力的相關研究,才發現自己一直以來都搞錯重點:原來成功不必與痛苦相連,讓自己心情愉悅,才能啟動生產力步步高升的正向循環。 阿里把這個大發現稱為「愉悅生產力」(feel-good productivity),具體可分成三大部分:激勵、解鎖、續航。 首先是激勵,也就是啟動能量源。有時候,我們明明有想要達成的目標,卻不知為何動不起來;而當我們不想上班、不想上學時,成效低落也是預料之中。阿里說明,只要善用人類的三大能量源――遊戲、自我賦權、關係能量――就能扭轉局面。簡單來說,我們可以融入玩樂的元素、聚焦在自己能掌控的事情,並培養同袍之感,同時避開能量吸血鬼。如此一來,就算是無聊的事情,也能使人找到樂趣,帶來愉悅的心情。 不過,即使我們啟動能量源之後動力爆棚,還是可能被拖延症卡住。這時,第二部「解鎖」就能派上用場。阿里指出,碰到拖延症就像要去朋友家聚餐,鞋子裡卻有一顆小石子,而一般常見的對策是激勵法跟紀律法:說服自己這頓飯會超級有趣,「值得」忍受腳下的痛苦;或是堅信「紀律即自由」,排除萬難也要說到做到。但這兩種方法往往治標不治本,甚至可能帶來反效果;實際上,我們還有另一種選擇:疏通法,也就是脫下鞋子,先把小石子拿掉。 具體來說,造成拖延症的三大根源分別是不確定性、恐懼和慣性,而透過「制定NICE目標」、「10/10/10法則」、「原諒自己沒有做到」等多種方法,就能一一克服,幫助我們邁出正確的腳步。 第三部的主題是「續航」。想要獲得長期的愉悅生產力,還需要面對「倦怠」(burnout)的挑戰。阿里把倦怠歸納成三大類: 1. 過勞倦怠:攬太多事情,忙死自己。 2. 消耗性倦怠:充電方式錯誤,休息不足。 3. 錯位倦怠:沒有把心力用在自己真正覺得重要的事情上。 幸好,針對不同的倦怠,各有對策,阿里在書中也會詳細說明。 最後,書中除了各種生產力科學的研究之外,阿里也會分享自己和眾多名人、專家的經驗與觀點,並提供多達54個不同的實踐法,讓我們可以在生活中進行實驗,進而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,建立自己獨特的高效體系。 想達到成功、做更多真正重要的事?別再埋頭咬牙苦撐,先讓自己過得更開心,開啟愉悅生產力的正向循環吧!

犯錯並不可恥,哈佛管理大師告訴你怎麼應對,和失敗做朋友

犯錯並不可恥,哈佛管理大師告訴你怎麼應對,和失敗做朋友

晶片巨人 Nvidia創辦人黃仁勳受邀在2023年臺灣大學畢業典禮致詞,他在演講中分享創立Nvidia過程中充滿羞辱的失敗故事,一次次挫折都沒有打倒他,其中有謙遜、有勇氣、有堅持、有痛苦、也有犧牲和取捨,以及幸運。 Nvidia推行分享失敗的傳統,透過讓盡可能多的人從少數人的失敗中汲取教訓,仔細分析為何犯錯,如何修正與改進,避免未來再次重蹈覆轍,成為黃仁勳在AI運算時代帶領Nvidia登上高峰的成功核心。 沒有人喜歡失敗,尤其要在大眾面前坦承錯誤,更是難事。不僅擔心自己被人恥笑,還會害怕要被究責,如果能夠不用面對,相信人的天性大多會偏向選擇掩蓋、否認、逃避與卸責。 當失敗發生在你面前,你考慮過要如何去因應嗎? 身為護理師給病人打錯了針劑、外科醫生手術時切錯神經、核電廠員工關錯按鈕、機師沒有依照天氣狀態啟動特定裝置、實驗室管理不當讓特殊病毒外洩造成民眾普遍感染、父母逛超市逛到把小孩搞丟、學生沒有複習功課導致必修科目被當…… 犯錯情節有大有小,後果可能無傷大雅,或是結果可控,但也可能招致滔天大禍,面臨企業倒閉、成千上萬人無辜喪失生命。 正是因為著迷於組織及其成員所犯錯誤導致的失敗,哈佛商學院教授艾德蒙森(Amy Edmondson)從工程領域轉戰組織發展領域,之後橫跨商業、醫療、教育等不同組織範疇,發現成員的心理安全感對組織管理成效至關重要,使得心理安全感一躍成為現代管理學研究的焦點,她也成為心理安全感概念的先驅。 艾德蒙森長年名列Thinkers50全球管理思想家排行榜,2021年更榮膺首席TOP 1,她將累積25年研究錯誤與失敗的成果,寫成這本《正確犯錯》。本書榮獲2023年度《金融時報》和麥肯錫最佳商業書獎、行為科學家注目作品,更是她繼上一本暢銷書《心理安全感的力量》之後,又一部重磅力作,備受各界讚譽。 《正確犯錯》的寫作框架清晰、有條理,艾德蒙森為我們歸納出三種常見的失敗類型,指導我們如何分辨,然後各個擊破,不要被錯誤的失敗打倒,一蹶不振。首先,要避開那些基本錯誤,亦即本可避免不該犯的錯,或是顯而易見的失誤。再者,以宏觀的系統思考,去應對可能造成災難性後果的複雜型失敗,比如核災、空難。最後,更進一步,她鼓勵我們應該具備成長心態、恆毅力,計畫有智慧的失敗,累積正確犯錯的學習經驗,讓過失也能產生新價值。 「失敗是成功路上的墊腳石。」從失敗中學習的能力,更代表你對風險的承受度。想要正確犯錯、執行安全有智慧的失敗,可以判斷一件事是否: ●發生在新的領域 ●當下的情境讓人覺得很有機會實現目標 ●根據現有的知識是可行的 ●失敗的規模(成本)小於所要驗證的事物或觀點的價值 你可以將這本書做為身處這個變動不居時代的行事指南,培養自身應對失敗的正確心態與思維,讓失敗成為你的好朋友,是幫助我們持續進步向前的一股力量。

話題推薦

即時排行榜 看更多

 

新刊雜誌 看更多

3C/家電

親子玩具

73 特價430

66 特價849

71 特價480

64 特價250

9 特價180

特價180

9 特價180

9 特價4050

69 特價340

54 特價260

69 特價340

45 特價170

9 特價531

9 特價495

會員專屬優惠

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-11便利商店
World wid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