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頁 (共 1 頁)

為什麼台灣麻醉致死率高?

發表於 : 2014-04-11, 11:06
心靈捕手
麻醉,台灣醫療「第六空」。人力嚴重不足,不僅讓體制內的麻醉醫師疲於奔命,而體制外出現「跑江湖」的麻醉醫護集團,更是潛藏在民間診所的未爆彈。台灣三大麻醉亂象,背後暴露出嚴重的結構性問題……。
每一位進手術房的人,從來都不知道身旁的麻醉醫師,在一身綠衣、戴帽蒙口罩下,到底是何長相,也不太清楚麻醉風險。

但是台灣醫界都知道這個公開的祕密──台灣的麻醉品質崩壞中!

在台灣,平均每分鐘有二十八人接受門診或住院手術。

以健保一年需麻醉的手術量至少一百萬例、平均餘命七十九.五歲來計算,每個人一生平均至少動三次大、小手術。

但台灣的麻醉相關致死率,卻比美、英、日等國家高。

根據台北榮總副院長何善台等人發表在《台灣麻醉醫學會期刊》的文章,○二到○八年間,台灣的麻醉相關致死率平均達十萬分之十二,約是日本的十二倍、英國的二十一倍,更是美國的十二到二十四倍。

四年前,台灣麻醉醫學會採取另一套研究方法,算出十萬分之二.五這個較低的麻醉相關死亡率,但仍至少是日本的二.五倍、英國的四.五倍、美國的五倍。

每次手術,生死之間,因麻醉承擔的風險,完全顛覆一般人的想像。「這是茶壺裡的風暴,」何善台憂心地說。

台灣不少麻醉亂象,猶如上演一齣齣黑色鬧劇,背後都是嚴重的結構性問題。

麻醉亂象1 超量工作 徒增致死率

「麻醉的困境之一就是人力不夠,品質當然下滑,」台灣麻醉醫學會理事長、童綜合醫院副院長廖文進急切地說。

攤開麻醉科執業醫師人數,有九百多人。但廖文進指出,目前有近兩百人已改行,真正執業的只七百多人,加上各醫院紛紛推出需麻醉的自費項目,又稀釋掉能投入開刀房的麻醉醫師人力。

「根本就不夠!現在麻醉醫師離不開麻醉護理師,當然不正常,」他再次強調。

尤其隨著人口高齡化,手術量增多是擋不住的趨勢,麻醉醫師的人力面臨挑戰。

(更多內容,請前往資料來源處觀看)

--
資料來源:
http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57027